申报单位:安利陕西志愿者服务队
一、项目背景: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进城务工,对城市文化的适应有迫切需求。但陕西拥有各类博物馆100多个(含科技、艺术场馆),其中大部分为免费博物馆。对于正直少年好学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这些博物馆无疑具有极大吸引力,但由于家庭或父母工作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只能望城兴叹。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对于城市的了解也只是出租屋和学校之间的路线而已。如果能够有专人带领孩子们进行参观学习,将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并将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丰富其课余文化生活,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项目内容:
帮助城市流动儿童融入城市,学习城市各类文化知识,树立城市生活信心。面向市区征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集中学校,根据历史、艺术、科技、文化、航天等分类选择合适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等场地。并培训志愿者,每逢周末派遣专门大巴(文化快车)带领孩子们前往参观学习,并要求学校组织相关观后感撰写比赛。
三、项目进度安排:
从2014年4月起已经实施7站:计划在2015年11月前继续实施10站。
已经实施如下:
2014年4月:西安站,带领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100名流动儿童参观阎良航空科技馆。5月:宝鸡站,带领宝鸡陈仓区新街老庄小学100名流动儿童开展“文化快车之追梦吧少年”来到宝鸡市追梦堂,体验模拟城市生活。10月:榆林站,带领《榆林晚报》50名小记者开展“传承非遗 弘扬民俗”文化快车活动,走进榆林民俗博物馆。10月:咸阳站,带领咸阳中华路小学100名流动儿童走进咸阳环境教育基地,学习城市环保知识。11月:汉中站,带领汉中长林小学100名学生开展“汉中文化之旅”,前往汉中博物馆和汉中城市规划展览馆学习。10月:渭南站,组织100名渭南育红小学流动儿童开展“文化快车之航天探秘之旅”,来到渭南航天科技馆,学习航天知识。11月:西安站,组织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100名流动儿童来到大明宫国家遗址保护公园学习唐朝历史,并参与模拟考古体验,学习文物保护常识。
四、项目可行性、创新性
可行性:
陕西省拥有纵多免费的文化场馆资源,并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对流动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非常大的启发作用。
安利陕西分公司与共青团陕西省委、西安市委有长期公益项目合作经验,并且用有一支600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分布在西安、榆林、咸阳等地。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且保证流动儿童安全。
流动儿童学校和家长对于孩子走出校园学习丰富的文化知识十分渴望。
安利陕西分公司能够为项目实施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
创新性:
以1:1安排志愿者陪同学生参观,保障学生参与活动安全;
改变了以往旅游参观的模式,以学习的目的进行参观,对参与儿童有启发作用;
以“文化快车”为平台搭建了学校——家长——志愿者——文化场馆为基础的沟通平台,不仅帮助了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也让家长感受到社会正能量。促进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
五、项目宣传总结:项目宣传及实施效果
截止2014年年底,6市开展7次活动。共产生媒体报道274篇,预估媒体价值约570万元(按照媒体刊例价折算广告投入)。6地市共有20家主流媒体参与了本次活动报道。 |
活动共帮助流动儿童约700人,参与志愿者7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小时数5000小时
六、项目预算
自筹资金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