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让绿色与梦想同行—赴太白县科技支农,扶贫开发志愿服务项目

申报单位: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益起走青年志愿者服务团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充分发挥了志愿活动的扩散效应,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广泛引入资源。将学校的智力优势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为服务地方经济搭建桥梁,实现产学研发展的双赢;该项目契合和陕西省委、省政府要求高校智力服务地方的要求,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一致支持;该项目切实解决了地方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如解决了设备齐全却无法使用的尴尬,加强了技术人员培训,促使相关农业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演变,对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二、项目内容

本项目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与地方需求,切实解决地方实际问题。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帮助太白县农业局、食品药监局切实解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欠缺的实际困难,提供提升菌类种植效率、延长果蔬贮藏时间的实际办法。连续三年常态化开展科技支农,紧扣扶贫开发主题,提供智力帮助,实现当地菌类种植和中草药栽培的增产增收;帮助当地农业局、食品药监局切实解决仪器设备到位却无人会操作、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欠缺的实际困难;紧密结合学院专业,开展农技培训与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切实服务地方民生;深化帮扶,牵线搭桥,在志愿服务基础上,积极引入专业师资进行技术指导,签署校地合作协议,高校资源直接服务地方经济。

三、项目进度安排

1.项目开拓阶段:20127月—9月,开展食药安全风险调查,调研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并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资金5000余元,主要用于宣传材料的制作发放,和实践团队成员差旅费用。

2.项目发展阶段:20137月—9月,针对第一期梳理的常见食药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宣传,开展中草药及菌类种植业发展情况的摸排。资金5000余元,主要用于宣传材料的制作发放,和实践团队成员差旅费用。

3.项目深入阶段:20147月—9月,治标更治本,与县相关部门合作,调试并培训使用检测检验设备,开展技术人员培训,推广菌类栽培技术。资金10000元,主要用于设备维护和专家差旅费用。

    4.项目深化阶段:20154月起实施,按月常态化开展志愿帮扶与技术支持,全年共需资金30000元。

四、项目可行性、创新性

1.连续三年开展志愿服务,有固定的实践基地与成功经验,从根本入手,解决设备使用和人员桎梏的难题。

2.紧贴学校专业特色和地方需求,高校技术直接对接地方经济发展。

3.团队人员组成结构合理,紧扣研究课题方向明确,双向受益。

4.此项社会服务以志愿服务搭建桥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学校产学研协同进步创建平台。

5.基层设备齐全但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该项目的实施也为类似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五、项目宣传及实施效果1.该项目已经连续试点推广了三年,在当地形成了较强的媒体影响力和舆论关注度。已经连续在包括团中央、中青网、宝鸡日报、西部网、宝鸡政府网在内的数百次媒体报道。已经形成了宣传品牌。

2.该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宣传手段上可以有效结合自媒体和官媒有效衔接推广。

3.该项目已经和当地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并针对专门问题联合撰写调研报告,发表2篇调研论文,提交当地政府,积极反思,发挥积极作用。

六、项目实施预算

申请资金

 

23000

自筹资金

7000

总金额

30000

 

上一篇: “人人都能写好字”青少年硬笔书法公益讲座
下一篇: “情系敬老,爱撒花甲”公益项目
共青团陕西省委主管 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电话:029-88417191传真:029-88417191 邮箱:shannxihope@sina.com
陕ICP备070112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