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类博物馆展示各类藏品不同,陕西考古博物馆以“考古”为主题,将文物与出土背景结合,以考古的视角解读遗址,讲述属于考古和考古人的故事,勾勒出中国考古和陕西考古的发展脉络。8月3日下午,“由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茅台王子·明亮少年”全国项目管委会等联合开展的2023陕西省网络公益周重点项目“茅台王子·明亮少年—‘陕’耀未来希望少年宫‘红色基因代代传’”研学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陕西考古博物馆,“现场沉浸式”了解考古发现背后的故事。
“大家走慢点,注意看脚下,这座桥上记录着考古的诸多重大事件,象征陕西考古博物馆就是考古知识体系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带队老师向孩子们介绍道。
博物馆内展出的遗址、遗物以及动物骨骼、植物种子、残留物等是贴近和复原古代社会图景的“第一现场”,以考古人视角全景式呈现多学科视野的古代社会图景,展示考古学家如何阅读大地、如何通过地下遗存来解读辉煌的古代文明,重塑古史的过程。老师边走边讲解,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太震撼了,来这里,让我对考古有了充分地认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延安来的9岁的赵轩说。“在这里,并不会觉得枯燥,我很喜欢里面的一些趣味游戏,知识在不知不觉间就学到了。”12岁的赵毅说。
看看这里,拿出手机拍拍那里,孩子们显得格外忙碌。“老师,讲解器可以给我听一会吗?这里我想多了解一点。”对植物考古很感兴趣的一位女孩询问道。“没问题。”说着,老师帮她装备上,“你走到感兴趣的地方,里面就会介绍相关内容。”“好神奇……”女孩表示,自己非常开心能够来到这里,希望以后还会再来。
带队老师带孩子们走进“时光隧道”,与不同时期的文物情境对话,感知中华文明的魅力。据了解,陕西考古博物馆以考古学科发展史和考古学理论、成果解读、文保理念和技术为三大主题,常设展览“考古圣地 华章陕西”,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考古历程篇”讲述从金石学到近现代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大事件,穿插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大遗址考古等理论释读;“文化谱系篇”讲述陕西境内旧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穿插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等分支介绍;“考古发现篇”历数陕西重大考古项目;“文保科技篇”展示陶瓷、青铜、复杂遗存、壁画、纺织品等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成果。
文保科技展厅,展示了从青铜器到纺织品的修复技术,孩子们看后,无不称奇,感慨体会到了文物展品背后文保工作的不易。
“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培养他们对文物的热爱,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文物保护意识,我们来到这里,开启一场考古之旅。孩子们沉醉其中,我们便知不虚此行。”一位带队老师说。